2021年,我们这些书深受豆瓣读者喜爱 | 内含福利
在豆瓣2021年度图书榜单中,我们《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获得影视·戏剧类最受关注图书。
此外,过去一年,我们也还有不少好书频频登上豆瓣新书速递榜单,收获了读者们的评价和推荐。
今天就和大家盘点一下,2021年,我们都有哪些好书深受豆瓣读者喜爱,他们又是如何评价这些书的呢?
#活动福利#
在豆瓣,你曾参与标记过或者推荐过我们哪一本书?欢迎来留言区分享。
即日起至1月18日中午12:00均可参与,下周二开奖。
01
▶空空
虽然电影大部分都看过,但看导演自己的谈话还是能获得一些之前不知道的背景。贾樟柯的关注点让我想起前些天在汕头小公园碰到的画家,他画拆迁改造的废墟,他画的是一个地方动态的过程:一面是迪士尼化、横店影视城化的街区;一面是他画框中的废墟和废墟背后的塔吊和新的外立面。这是一个城市的“瞬间”,而非仅仅是时过境迁之后凝固的“记忆”。贾樟柯的电影捕捉了八十年代以来,地方的、边缘的无数个这样的“瞬间”。结尾部分有个我觉得很有力的话:对不起,我的电影一句话说不清楚。因为生活是复杂的,哪能一句话说清楚。
02
▶晓林子悦
这书让我想起吴思的《q规则》,都是研究那些明显违反规定的官场行为如何大行其道。本书不是历史叙事,而是学术研究。作者依靠四川省档案馆的材料,以巴县为样本,分析清代的县衙怎样被组织起来并维持其日常运作。作者从理想化的官僚制与财政匮乏的行政实践的矛盾切入,指出承办讼案所收取的各种费用是县衙关键的财政来源,这些费用通常依靠吏役来完成非正式的调解而不是正式的裁决。作品的一项任务就是区分哪些行为是默许的做法,而哪些行为是敲诈勒索或谋取私利。作品研究整个体系的构成方式和运作过程,结合档案中提及的个人实例,有理有据,缜密推导,论证了吏役作为“不可或缺之人的正当性”。
03
▶韧勉
本书由邓小南、李连江、应星和项飚四位大佬联名推荐,指出大学日渐成为公司化模式的学术超市,这一惨烈的现实已经达成全球共识,或许这也跟教育全球化存留一定的联系。慢工出细活终究是穿越千年的终极法宝,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存留差距。
04
▶格瓦拉
墓志铭有些独特而丰富的史料价值,五代终结赵匡胤以“重文抑武”国策开启宋朝文人之天下的局面。五代频繁的战乱导致武人成为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而五代武人阶层的流动是否成为宋代科举制度大力发展,士大夫阶层成为庙堂之器的源流。正是本书要探讨的内容。而碑志上的内容更能见微知著,看五代武人从一瞬看一生或者从一生看一瞬都饶有兴味。
05
▶托勒密的星
本书围绕“苏州百姓如何度过那八年”,使用苏州商会资料,展现了一个经济凋敝、粮品紧缺、物价飞涨、用品匮乏的衰败惨境。虽然苏州全城生活日益艰难,但沦陷区的苏州四馆(即茶馆、菜馆、旅馆、烟馆)却常常座上客常满,被时人称为“劫后天堂”,不得不说,是一种畸形的繁荣。苏州人民在八年之中,长期处于日军管制、伪政权统制,以及非对称战争的战火之中,后汪伪政府将江苏省会从镇江迁至苏州,客民纷至沓来,书中鲜明叙述了这种畸形繁荣的由来:那些围绕着汪伪政府和日军工作的通敌者们,大发爱国财后,在苏州品茶吃菜睡馆抽烟,而苏州路面上,却常有呻吟不断的饿死鬼。
06
▶维舟
修正了以往“文艺复兴带来个人的觉醒”这一观点,有力地指出西欧教会理念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现代个人主义的起源问题,再一次证明中世纪是孕育现代社会的母体。这其中有许多细致的思想辨析,但文笔又不晦涩,可见作者在充分掌握史料基础上的强大思辨能力。当然,这更多是思想史的写法,如果对比东欧等地,就可见仅靠基督教理念本身不足以“发明个体”。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极好的启发:中国社会曾有这样个体觉醒的进程吗?有什么思想资源可以依靠?行动者处在什么结构之中?如何采取行动?
07
▶清风徐来
都说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华夏流传千年诗文一直以来承载着厚重的社会属性,无论是诗歌、散文、辞赋,都带有作者个人每一个个体明显的情志,尤其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意念,诗歌一直以来作为最经典的文化传承载体,为每一个正统的文化人所赞赏。然而宋词不同,他发源于市井阡陌,传唱于歌筵酒席,这样的个人感情意志表达较为委婉曲折,北宋的词开始有了文人词,柳永以个人的天纵之才开拓了境界,但是也依然酒筵上歌妓的唱词,这样的词作难免残存着“绮罗香泽之态”。所幸名家辈出的北宋有太多的人才开始开创,词中也逐步融入了词人个人的意兴与美好的愿景,这样的词最终得以诗歌化。这样的思想我们可以从很多的时候来追溯,而王兆鹏教授写作的这本《唐宋词小讲》正是呈现出来这种文化理念,作者词作研究专家,“小讲”一词更是谦虚之语言。
08
▶話有不言齋主人
从来都能从柳先生的治学方法受益匪浅。第一编、第三编。“炮轰”刘静贞经典讨论的观点,即认为女性墓志是“无事可记”兼有“有事亦可不记”(前面还不那么明显,第三编干脆报身份证得了呗!)于解读女性传记类史料的路径,真是非常非常好的反思。但刘的出发点是“女无外事”的价值,确实应该考虑此价值的适用范围,辅之以柳强调解读史料的细节(如果我没会错意),刘、柳两者皆有颇为可取之处。另外,本书可视为进阶专业版《追怀生命》,也可以作为史料解读教程模板研习。
09
▶累特
看的非常非常心碎,开篇的故事让我一下子懂了爱死机第二部里那个巨人的隐喻,作者拼了命想阻止搁浅在纽芬兰海滩的一头母鲸被围观人群玩耍,分割,杀害,但是他用尽所有方法依然阻止不了人们的杀戮狂欢,可以想象他是带着多么绝望的心情看着一切发生,又花了多少时间写下这样一本书。再也不会也不想去参加任何观鲸项目了,请让它们在仅剩不多的海水中自由的生存吧。
10
▶复刻经典拙荆
承袭欧陆传统,区分作为权力工具之法与构成权力之法,也即constitution和constitutional law的区别,强调宪法或公法的政治性维度,试图纠正司法视角的偏颇。若能在思想史纵深上考察实证主义与司法视角如何兴起并主导我们对公法特别是宪法的理解,论证的力度将会更强。同时如果能从构成性角度思考国家权力的来源,结合哲学相关资源,对问题的推进会更好;此外,如果可以从功能主义角度切入,分析事实性所提供的规范性,其实对于弥合宪法研究中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差异具有积极意义。
11
▶江海一蓑翁
主攻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孙德鹏老师业余撰写的关于沈从文先生的一部气质独特的作品。其独特的气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问题意识突出,以沈从文的“乡下人”身份与沈从文作品中的“乡下人”关键词,串接起其前半生的生平与作品;二是文字风格奇异,将文学批评、阅读札记、文学史述评、社会文化史记述与意识流式的个人阅读史分享交织在一起进行讲述,其多元学科背景与杂糅文体形式,在沈从文相关研究作品中,都可谓“骨骼清奇”;三是研究视角新颖,在兼顾沈从文前半生主要文学作品述评的同时,注重其生活的时代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还原,注重作者视域范围内的同类型人物的比较分析,如是种种,都颇有新意。在沈从文研究这个相关文献已经汗牛充栋的领域里,能出现这样一部有意思的新书,值得关注。
12
▶老彭是個书脊党
谢天佑老先生的遗作。说的又哪里是什么《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完全就是皇权统治下的官员们的生存秘籍,如履薄冰,险象环生。再聪明的也就落得个萧何,张子房,要是想有所作为,混的再好也难免像李泌一样苦苦支撑,到头来时时刻刻杯弓蛇影。由于老先生的突然离世,全书在王安石和张居正改弦易辙冒天下大不违处,戛然而止。全书也未曾做后期的修订,很多文字过于口语化让阅读有点出戏,而且八十年代史学研究对很多社会制度,君主专制,封建制度的阐述总结,不免有点点过时。如果抛开这些上个时代的痕迹,还是能看到作者不凡的史学功力,在叙述论据时两千年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朝代人物任意来回横跳,各种引经据典。要说他用史料的功底如何嘛,首先没用朱元璋给徐达烧鹅的烂梗,而是用了明史记载的故事,用了李世民外放李绩的典故,你自己琢磨吧!
13
▶自由我在
无论从社会安定的因素,还是从被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考虑,甚至包括克服高福利政策的弊端,全民基本收入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当然这项政策还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哪个国家去真正的实施,但已经有大量的学者、专家在呼吁,甚至2020年美国选举人杨安泽都以这项政策作为竞选核心。相信这项政策在未来会更加完善,也许在某个时间点它就会真正的走入我们中间,成为可以落地的现实政策呢,我们期待着……
过去一年,感谢各位豆瓣读者的支持。今年,我们也会继续出好书,做好书,希望各位豆瓣读者继续标记我们的书。
谢谢啦。
#活动福利#
在豆瓣,你曾参与标记过或者推荐过我们哪一本书?欢迎来留言区分享。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点赞数量,选取3位读者,从以上图书中随机抽选一本送出。
即日起至1月18日中午12:00均可参与,下周二开奖。
开
奖
啦
在推文(盘点2021年,我们出了这些书)文末留言活动中,恭喜以下书友获得本期福利。记得将收货地址和联系方式发送到公众号后台喔。
白泽葳朋|云间的风| 大喵的汪
以上图书
— end —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yujiang579